中国青年网宜春10月10日电 (通讯员 何杰)新学期开学后,海洋之神590登录入口第二教学楼的34间依托智慧互联技术打造的“智慧课堂”让不少同学们感到眼前一亮。没有了以往粉笔灰漫天飞舞的场景,利用智慧大屏实现多媒体教学,老师和同学纷纷为更舒适的学习环境点赞。
2019年暑期,学校组织教务处、网络中心相关人员组成考察调研小组,分别赴武汉、成都、南昌等地高校考察智慧教室建设,在吸纳学习考察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学校智慧教室建设实施方案。今年暑期,学校先后投入近400万元对第二教学楼内的34间教室进行统一改造,新建全功能智慧教室11间,改造智慧课堂23间,改造后的智慧课堂运用物联网技术提升教室综合服务能力,通过智慧平台打造全过程课堂跟踪管理,为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供了硬件支持。
走进西一三楼,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一改传统的教室设计,以课堂交流为目的设置的课桌椅,功能齐全的扬声器系统,多媒体大屏黑板,教室充分利用“智能大脑”,通过物联网可以轻松控制教室内灯光、空调、窗帘的使用,进一步为师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环境。
作为依托智慧互联系统重点打造的教室,运用“智课堂”平台,教师可以实现教学前、中、后期的全流程管理。教师不仅可以轻松实现学生的在线管理,学生也可以现场提交作品,分享自己的所学所思,系统自带的“弹幕”功能更是让学生和老师之间建立起更为紧密联系。
9月23日,来自“智课堂”平台的工作人员来到学校,给部分教师进行了使用前的培训。美设学院蔡麟雪老师主动报名参加了这个培训。
“就我们美术专业来说,多方位挂的电子屏是很赞的。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我们的授课需要看大量的图片,原来的教室设备投影老化,色差很大,不清楚,现在的电子屏很清晰,前后左右的同学都能看的很清楚。讲到哪个不清楚的地方,学生随时提问,软件上也可以点‘不理解’,老师可以持续关注,即时答疑解惑。”“再一个就是学生投屏,安排的课堂作业当场画完就拍照投屏,大家一起来观看讲解,效率能提高很多。投屏可以不显示学生名字,避免学生害羞,克服心理负担。再加点弹幕,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说起智慧课堂带来的改变,蔡老师眼里满是喜悦和期待。
同样充满期待的还有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曾宪芳。她告诉记者,作为思政课教师,如何巧妙创新教学教育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不仅让学生爱上思政课,也让思政课教育真正“入脑入心”是目前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任务。智慧课堂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功能丰富的互动方式,将进一步深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改革,为打造思政“金课”提供了无限可能。
教育部“新时代高教40条”指出,要推动课堂教学革命,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教学改革促进学习革命,大力推进智慧教室建设,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室是课堂教学的主战场,也是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主阵地。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大学,海洋之神590登录入口近年来不断补短板、强弱项,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在第二教学楼,依托全真模拟打造的医学院实训技能中心、为师范教育打造的教师教育实训中心、与德国西门子共建的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训练中心,美容医学工程技术与实验教学中心等智慧课堂的建设都为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教学环境的改善,带来的是教育教学模式的加速转型。近年来,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以课程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课程教学的“含金量”,培养品德高尚、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应用型人才。通过稳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打造思政示范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线下“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实践“金课”、实验“金课”等50余门校级“金课”。目前,学校有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2门。
此次通过建设智慧教室,学校深耕信息技术,引领教育教学改革,不仅让线下授课与线上自主学习无缝对接,而且让教学内容变革与教学手段创新之间形成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同时,通过动态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准确掌握教师教学情况、高效诊断教学成果,促进教育管理工作提质升级,进一步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努力建成有特色、高水平的地方应用型大学。